天天快消息!基·遇丨广发基金曾刚:立足股债性价比,把握“固收+”投资的时与势
2022-12-26 12:12:55    

阿根廷如愿捧起大力神杯,为本届世界杯画上了圆满的句点,但与赛事有关的话题仍为大众所津津乐道。无论是东道主首战不败定律被打破,还是强队频频爆冷,都说明球场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不到终点哨音吹响的那一刻,局势永远可能变化。


(相关资料图)

广发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曾刚是一位足球爱好者,他曾在上海基金行业的足球联赛中创下“8年点球不败”记录,获评上海基金行业联赛最佳守门员。“一名优秀的门将一定是被射穿过很多次门,不断在经验教训中总结反思。基金经理也是如此,要不断反思总结、调整组合配置。”曾刚说。

作为驰骋资本市场多年的老将,曾刚步入证券行业已有22年,管理公募基金13年。早在2001年,曾刚即开始专注债券投研,经历过多轮完整的牛熊周期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组合管理经验。面对2022年跌宕起伏的市场,曾刚先是自上而下研判大势,再经反复比价后确定子类资产配置,力求构建攻守兼备、性价比较高的“固收+”组合。

统计显示,曾刚的一系列管理策略也取得了积极效果。截至12月16日,在银河证券三级基金分类中,偏债型基金A类、普通二级债基A类自年初以来分别平均下跌3.60%、4.20%。但由曾刚管理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广发恒享一年持有期A自2022年以来逆势实现1.14%的正收益,其管理的二级债基广发集悦自年初以来净值仅微跌0.83%。

“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我总是首先把自己放在均衡的定位上,随后才是偏积极、偏灵活的风格。”积极但不激进,守正却又能出奇。潜心深耕公募投资十三载,曾刚以前瞻性预判和灵活顺势的操作,积小胜为大胜。

以势待时,以时取势  做好资产配置

时未及,以势待时;时及,以时取势。2022年以来,凭借对宏观大势的前瞻预判及关键时点的灵活调仓,曾刚管理的组合取得了不错的回报。

中国财富网:2022年股债市场波动加大,您管理的“固收+”产品表现却相对较好,如何做到的?

曾刚:在我的框架里,纯债资产的定位是提供基础收益,所以我对这部分资产的态度是“择善而从”,不做信用下沉,在久期和杠杆上保持相对灵活。2022年,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我的组合以高等级信用债为底仓,以中长端利率债作为阶段性波段操作工具。由于债券估值处于相对高位,我从三季度开始逐步下调了杠杆和久期。

至于在“+”的方面,我采取了较为灵活的仓位管理和行业配置策略。2022年的宏观环境是基本面偏弱、流动性宽松、不确定因素增加。受此影响,A股在一季度出现回调,我的策略是控制权益仓位;到了4月,A股回调至阶段性低位,投资性价比提高,我们选择大幅提升仓位;而进入三季度,我们预判市场进入震荡,又减持了短期累积涨幅较大的板块。

具体到股票配置上,我主要是把握两点:一是在行业总体均衡的基础上择机适度偏配。例如在5月份,组合对电气设备、电子、军工等高成长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偏配,较好地把握了结构性机会。二是个股适度分散,单只股票的占比较少超过1%,希望能更好地平滑净值的波动。

中国财富网:灵活调仓需要良好的配置能力作为支撑,您是如何决策的?

曾刚:股债性价比是我进行资产配置的主要依据。2021年底,我分析认为基本面数据略微偏弱,选择低仓位防御。一季度,在地缘政治、大宗商品价格飙涨等“黑天鹅”事件影响下,A股快速回调。等到4月底,多个指标均显示股票的性价比大幅提升,由此我在组合中做出了加仓权益、偏配新能源等成长股的动作。进入三季度之后,鉴于市场震荡概率增大的判断,我们又再次做出应对。

市场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总体而言,我采取的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策略,以偏量化的框架和思维进行研究推导,通过反复比较性价比,来判断如何进行大类资产配置,从而更好地平衡风险和收益。

“固收+”变“固收-”? 投资者选产品需以三年为期

银河证券统计显示,截至12月16日,偏债型基金A类和普通二级债基A类平均跌幅分别为3.60%和4.20%。这意味着,多数“固收+”基金尴尬变成了“固收-”。如何选择“固收+”产品,成为备受投资者关注的话题。

中国财富网:有一些投资者抱怨,今年持有的“固收+”基金变成“固收-”,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曾刚: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固收+”快速发展的背景。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公募“固收+”产品成为普通投资者的理财选择之一,他们希望在承受较低波动的基础上获得还不错的收益。

2019年至2021年,正好遇上A股行情还不错,“固收+”基金由此成为市场中比较主流的“理财替代”策略之一。不少原来买银行理财产品、放在银行当存款的资金,转而配置了“固收+”。

“固收+”基金的主要代表产品类型是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基金契约中一般规定有20%或者30%的仓位是配置在权益资产(含股票、可转债、可交债)。过去几年,权益部分或者说“+”策略部分是整体组合业绩的决定性因素。但今年来看,沪深300指数自年初至12月16日的跌幅达到19.96%,股票和可转债都处于估值收缩阶段,阶段性跌幅较大。在固收底仓方面,债券收益率降到3%左右,组合的安全垫相比过去几年是收窄的,由此也导致不少“固收+”产品的净值回撤超过原来预期水平。

中国财富网:经历2022年的净值波动后,投资者该如何正确认知“固收+”基金?后续还能作为理财替代工具吗?

曾刚:今年肯定是“固收+”比较难做的时候,也让投资者和投资机构都重新认知和定位这类产品。

首先,“固收+”的“+”,并不代表着100%加的是收益,同时也加了波动,可能在某个阶段会带来净值的浮亏。这是因为,长期收益较高、波动大是权益资产的特性,不论配置的股票风格怎么偏防御,都无法改变其权益资产的基本特性。因此,当股票出现系统性下跌时,即便是少量加权益,基金净值还是会跌,比如今年就是这样。

其次,“固收+”基金力求在控制回撤的基础上追求稳健回报,“控制回撤”并不代表着“没有回撤”。一般而言,控制净值回撤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依靠股债资产的负相关性,二是组合层面的分散,如行业集中度、个股个券的分散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系统性风险。而今年的极端情况是,股债同向变化,导致“固收+”基金净值波动变大。

至于“固收+”基金是否还能作为理财替代的选择,这个取决于投资者自身对理财替代的定义。如果投资者的目标是“中长期收益超越理财”,能够承受一定幅度的净值波动,那么,这类产品还是适合作为理财替代的选择之一。若投资者想要的是过去持有保本理财类产品的体验,这类基金估计就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中国财富网:普通投资者要如何挑选“固收+”,您对他们有何建议?

曾刚:“固收+”基金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其风险收益特征也很多元。首先,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来挑选产品。其次,无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如何,都建议可以用三年的周期维度来考察。因为基金经理管满三年以上的产品,一般来说能更好地反映投资人在股票、转债、纯债、新股申购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总的来说,优秀的“固收+”基金在资产价格上涨时能追上市场节奏,下跌时能一定程度地控制回撤。我们相信,未来“固收+”产品阵营里会涌现更多能满足稳健配置需求、适合长期持有的产品。

2023年股票性价比提升  将适度扩大风险敞口

展望2023年,曾刚认为股票性价比有所提升,预计到年中,债券配置价值或将回归,倾向于适度扩大风险敞口捕捉权益机会。在行业方向上,重点关注疫后修复、科技竞争两条主线。

中国财富网:三季度以来,股债资产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对您来说,配置思路是否有变化?

曾刚:我的配置思路是基于股债性价比进行反复比较,从当前时点来看,提高股票的配置可能较为有利,预计等到2023年年中,债券配置价值或将回归。

根据主流机构的分析,2023年中国经济具备相对优势,增长的确定性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预计企业盈利水平同比明显提升,市场流动性比较宽松,政策预期较为正面,综合判断下来,短期股票性价比更好一些。在有效判断市场节奏的前提下,我们也要主动承担有价值的风险暴露,预计会提升权益风险敞口,同时在行业层面略做调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行业配置和个股Alpha的挖掘上。此外,我较为关注2023年的转债,后续也会考虑采取趋势性增配转债的策略。

中国财富网:就行业而言,您比较关注哪些方向?

曾刚:我以自上而下的投研框架为主,结合自下而上的行业观点来把握节奏,行业配置较为灵活。平时,我对所有行业都会关注,2022年组合中的重点持仓既有电气设备、电子、军工、TMT、机械等偏成长的行业,也有银行、地产、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等偏价值的行业。

当前,海外经济增长趋弱,外需下滑,相关行业可能承压;国内正处于经济稳步复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受政策扶持的内需、科技产业有望得到较好发展。总体而言,预计市场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行业配置可能是决定明年表现的胜负手。

在行业配置层面,我重点关注两大方向:一是疫后修复,二是科技竞争,相关行业的基本面都可能出现明显的变化。在“双碳”目标下,光伏储能、新能源车可能仍是业绩增速较高的长期赛道,信创和军工具有防守反击的波段价值,电子、机械中的优势板块值得关注,可选消费、医药生物、央国企重估等领域也有值得挖掘的优质公司。

基金经理简介:

曾刚,22年证券从业经历,13年公募管理经验。现任广发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管理广发恒享一年、广发集裕、广发集悦等产品。曾先后任职于华富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汇添富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

视觉设计:吴越佳

视觉总监:张秀菊

编辑:吴芃

监制:田欣鑫

关键词: 基·遇丨广发基金曾刚立足股债性价比 把握固收+投资的时与势 广发基金

下一篇:
上一篇:

天天快消息!基·遇丨广发基金曾刚:立足股债性价比,把握“固收+”投资的时与势

【环球时快讯】盛新锂能:因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可能对拍卖标的有重大影响,目前拍卖已中止

立足本职搭建协商议政新平台

国内极端主义成为美国新威胁(环球热点) 环球焦点

世界讯息:朗特智能:12月21日接受机构调研,国信证券、鹏华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港股异动 | 欧康维视生物-B(01477)涨7% 优施莹正式应用于眼科临床 公司料其为23年营收重要贡献_天天时讯

天天微动态丨使用PyTorch 2.0 加速Hugging Face和TIMM库的模型

组建4个交通整治行动专班,湖北钟祥严查乡村道路隐患和交通违法-当前速讯

新兴装备净利四连降拟易主陕西国资 实控人家族累计将套现7亿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规模高达4000亿 品类创新助酒品牌占据年轻人酒饮市场-快看点

美股大涨美债涨跌互现 华尔街终于有了些许圣诞氛围?

“量体裁衣”提振信心 浙江湖州出台“硬核”新政稳经济

福斯特(603806.SH):拟使用不超15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精准信息:公司暂无股权激励计划

山东省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开幕 200余名青年职工选手参赛

司太立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预计净利润同比减少51.81%

宝应农发行获批江苏省分行水利建设贷款项目2.2亿元

玛西普医学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韩通平接受人民网专访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战略空军御风而翔

“与北京冬奥同行”

2021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评选”揭晓

进博会效应持续释放 “双循环”加速惠及全球

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 第74集《和平使命》

进博奇遇记:走进“舌尖上的进博会” 食品及农产品展区观众络绎不绝

深入推进“昆仑2021”行动 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一路美景!带你解锁“冬奥大道”

数读进博会 | 贸易投资对接会收获满满!超千家中外企业达成200余项合作意向

南水北调大事记 为你解锁跨越半个世纪的超级工程

华为汪涛:加速基础软件发展 共建数字经济生态底座

富士胶片(中国)总裁田中健一:深耕中国市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菜鸟列日数字物流中枢在比利时正式启用

“双11”观察:新面貌与老毛病并存 平台竞争仍需更加有序

军警协作 共筑平安

内蒙古民警暴雪中徒步8小时 寻回走失牛群

浙江湖州:丰富形式 体验消防安全

2021年第六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公布 中国船员协会等10家在列